脐灸面碗、面圈配方及制作
一、 材料(含面圈、面碗)
1、 面粉/荞麦粉(偏凉性)80g配凉白开40毫升。
面粉/荞麦粉(偏凉性)100g配凉白开50毫升。
注:为防止面碗、面圈过重,总量切不可超出100g,因为过重压于脐部,使之负重大反倒泻气。
2、 艾绒8:1需10g。
3、 面碗滋阴药粉(去皮的女贞子)10g
面碗
将以上材料(面粉/荞麦粉、凉白开、艾绒、滋阴药粉)揉成面团保鲜膜包上醒后。先做面圈,后将所剩面团做面碗。
面圈内边要和面碗外边合,尽量不要有缝隙,否则影响效果。面碗尽量套于面圈内1/2的高度,用薄塑料膜罩垫于不锈钢半形球碗内,将面团放入薄塑料膜内,再与面团铺一层薄塑料膜用手沿碗内慢慢将面团铺压成一个碗状。
注:厚底薄边。
碗边不可过矮,否则每一壮都需倒灰,影响蓄温。
面碗晾至半干时,在碗底围绕中间一扎,每孔之间1.5公分左右,形成7孔(梅花形)。每扎一个孔时需手指轻托碗底被扎处,扎穿后需慢慢摇动竹椎带孔略大后抽出竹椎,防止碗底有裂纹。
常规面圈高度2.5—3公分。
小面圈高度(隔热)1公分。
面碗、面圈做好后需在碗底、圈边沾干粉后晾干,晾干后可烧几壮防霉。
加面圈